[经济日报: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空间]7月25日消息,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处于试点阶段,其扩大使用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在城乡广泛使用,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已经形成了网络效应,要改变企业和个人的支付习惯和路径依赖,需要较长时间。其次,数字人民币使用主体仍较少,应用场景覆盖面较窄,尚无特定的只能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刚性需求,增加交易规模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场景创新。最后,成熟的数字人民币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商业银行经营数字人民币不收取交易费用,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很难加大投入推进基于数字人民币的产品研发、营销和客户维护。(经济日报)
相关快讯:
经济日报:央行数字货币未来可期:金色财经报道,数字货币正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截至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工作。与传统支付相比,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次,提升普惠金融水平。再次,提升货币政策效用。对于中国而言,未来数字人民币发展可以大力发挥国家背书、央行发行等核心竞争优势。(经济日报)[2/28/2022 6:37:20 PM]
经济日报:监管趋严是比特币暴跌主因:4月27日,经济日报刊文“价格降至5万美元下方——监管趋严是比特币暴跌主因“。文章表示,对于比特币此轮暴跌,市场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国家监管的收紧。4月16日,土耳其央行以可能无法弥补的损害和交易风险为由,禁止使用加密货币和加密资产进行交易,消息发出后不久比特币即下跌4%左右。印度政府近日也宣称将禁止加密货币,对在该国交易甚至持有此类资产的人处以罚款。在我国,对加密货币的严监管一直未放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如果想让加密资产成为一个得到广泛使用的支付解决方案,则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监管规则,也就是要比现在对比特币的监管更加严格。[4/27/2021 6:18:25 AM]
经济日报:应大力推动区块链等与贸易有机融合:4月28日,经济日报刊文“把握疫情影响下的国际贸易发展着力点”。文章表示,此次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上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创新的进程加快。对此,我们应大力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贸易有机融合,培育贸易发展新动能。具体来看,可考虑在浙江、广东等数字经济与出口贸易大省创建“数字贸易示范区”,助力提升我国贸易数字化的整体水平,推动数字贸易加快发展。[4/28/2020 12:00:00 AM]
郑重声明: 经济日报: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空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