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长春: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并不意味着控制和支配,而是防控风险和打击犯罪]7月24日消息,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并不意味着控制和支配,而是防控风险和打击犯罪,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言。“总之,数字人民币作为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会充分尊重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以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穆长春提到,需要强调的是,在实物现钞依然发行的前提下,公众仍然可获得实物现钞所提供的完全匿名性,不会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而被剥夺;同时,可控并不意味着控制和支配,而是防控风险和打击犯罪,这是维护公众利益和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将为公众提供体验更好、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务起到积极作用。(北京商报)
相关快讯:
穆长春:将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央行货币: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论坛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在数字人民币发行过程当中,一方面所有的商业银行也应该参与到流通服务中来,另外一方面也要保证为包括贫困地区和数字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老百姓,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央行货币,避免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我们也一直在研发适合老年人和排斥使用智能终端这部分群体使用的数字人民币产品。(一财)[10/25/2020 12:00:00 AM]
动态 | 穆长春履新央行数研所掌门人 中国数字货币将正式亮相:上证报记者近日获悉,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下称央行数研所)迎来了新任掌门人,央行支付结算司原副司长穆长春正式担任所长,这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距离正式亮相近在咫尺。据悉,自前任所长姚前担任中证登总经理后,央行数研所掌门人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多家与该研究所有合作的金融机构向记者表示,穆长春成为第二任所长后,央行数研所工作进展顺利,备受关注的央行数字货币距离正式亮相已经不远。[9/6/2019 12:00:00 AM]
声音 | 央行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的。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具有无限法偿特性的货币,它是对M0的替代。它所具有的货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计账单位)决定其如果加载了超出其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就会使其退化成有价票证,降低可使用程度,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会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8/10/2019 12:00:00 AM]
郑重声明: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并不意味着控制和支配,而是防控风险和打击犯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