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数字人民币离我们越来越近]4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涵盖餐饮服务、生活缴费、购物消费、交通出行等场景 数字人民币离我们越来越近”。文章称,专家表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潜力巨大。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之所以广受关注,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由于只存在付款方和收款方,这种支付方式能实时到账;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和现金一样进行支付。更重要的是,由于实现了可控匿名,商户和第三方平台无权获取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和支付数据,隐私性更高。
相关快讯:
人民日报:应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刊文称,应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提供技术支撑,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首先,区块链有助于促进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大幅度降低价值传输成本,从而比较容易建立多边互信、社会共信;其次,区块链运行具有公开透明的特性,可以保证社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内容公开、可追溯且难以篡改,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具有积极作用。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发展方向、发展路径等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加强引导和规范,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2020/3/16]
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区块链 “链”向未来:11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区块链 ‘链’向未来”。文章表示,早在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中国就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前沿技术。中央局10月24日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明确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有关区块链的发展前景,文章提及可解决信任问题的核心技术,对于构建新型信用体系不可或缺,中国促进区块链和主体经济有效融合。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认为,区块链已提前进入商用时代,这首先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系统性能和数据保护等的进一步成熟,其次是开放技术引发群体加速创新,第三是与行业标杆的合作刺激了滚雪球效应。未来,这三点还将继续加速区块链商用落地,会有更多的交易和信息交换通过区块链建立互联互信体系,最终实现一个“万物互联+万链互联”的世界。[2019/11/12]
声音 | 人民日报: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可降低金融服务链成本:据人民日报消息,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过去金融机构发放一笔小微贷款的平均人力成本约2000元,现在每笔网贷的平均运营成本仅为2块3毛钱。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科技的应用,能降低整条金融服务链成本。[2018/9/5]
郑重声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数字人民币离我们越来越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