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长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等领域成功应用]9月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主论坛、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经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随着底层平台和相关制度安排的逐步完善,将在更大范围内加速落地。
相关快讯:
央行穆长春:完全匿名从不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范畴之内:金色财经消息,7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会上就《数字人民币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做了主题演讲。“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体现了M0的定位,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击、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穆长春表示。“完全匿名从来不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范畴之内,只有在符合反和反恐怖融资等监管要求前提下的有限匿名才是国际共识。”穆长春说。(每经)[7/25/2022 4:18:02 AM]
穆长春:数字货币完全匿名的概念是不切实际的:3月2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202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可控匿名是数字人民币的重要特征。可控匿名的第二层含义是可控,数字货币要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能力,但完全匿名的概念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光保护老百姓的隐私忽略人民币打击犯罪的能力,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果过于强调匿名的话,数字货币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盯上,变成的非法交易工具。
总之,数字货币如果无法满足反、反恐融资、反逃税等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财联社)[3/20/2021 3:15:19 PM]
穆长春: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业务已超5万笔,金额超1940亿元:自2018年9月4日上线至今,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上线将近两年时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两年时间内,数研所基于平台开发了多个场景的应用。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上线银行共50家,业务超过5万余笔,业务金额超过1940亿元。(北京商报)[11/6/2020 12:00:00 AM]
郑重声明: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等领域成功应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