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穆长春:完全匿名从不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范畴之内]金色财经消息,7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会上就《数字人民币隐私与个人信息保护》做了主题演讲。“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体现了M0的定位,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击、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穆长春表示。“完全匿名从来不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范畴之内,只有在符合反和反恐怖融资等监管要求前提下的有限匿名才是国际共识。”穆长春说。(每经)
相关快讯:
美联储主席:美联储正在努力评估是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我们正在努力评估是否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希望在几年内就这个问题做出明智的决定。 我们将在“不远的将来”发表一篇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论文。 在推动数字货币方面有一种紧迫感。稳定币可能非常受欢迎,但我们需要小心,因为它们不受监管。(金十)[9/30/2021 9:45:04 AM]
报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多集中在顶层设计等4方面:11月4日,新浪VR发布的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报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申请的22项专利(占23%)都集中在2016年3月25日,非常集中;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两家研究所申请的与DCEP相关的专利最少,共有10项(占10%),但是时间跨度较大,在2016-2018年间都有覆盖。从功能分类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多集中在顶层设计(11项)、用户层面上(34项),其中交易兑换15项、钱包设计19项,占到了总专利数量的69%,还分别有两项设计和银行间结算、区块链相关,还有一些专利与身份管理等技术相关。[11/4/2020 12:00:00 AM]
金色相对论 | 肖臻:央行的数字货币与Libra的区别主要还是潜在应用场景的不同:在今日举行的金色相对论中,关于“央行的数字货币与之前facebook准备推出的Libra相比,在技术上有什么区别”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臻表示,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细节,一种说法是将在技术上保持中性,既不排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现,也不排斥其它实现方案。Libra已经公布了初步实现代码,这个代码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看得出来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类似于联盟链。技术区别主要还是潜在应用场景的不同。Libra声称的目标1000 TPS,也就是每秒钟处理一千个交易。它目前的开源版本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性能,但是即使我们假设将来它达到了这样的性能,跟国内双十一、春节抢票这样的场景相比,在性能上仍然要相差好几个数量级。所以,我觉得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在技术实现上比较大概率会更像传统的分布式系统,而不是比特币那样的区块链记账方式。Libra目前设计的性能指标无法直接应对广大消费者,当然将来可能通过分片、分区等技术提高性能,但是也很难提升到为27亿facebook用户服务的目标。[8/15/2019 12:00:00 AM]
郑重声明: 央行穆长春:完全匿名从不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考虑范畴之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