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本月起施行,探索区块链存证]8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网上审案,便民又规范(法治聚焦)》,文章指出《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本月起正式施行,探索区块链存证,也被视为“网上打官司最权威的规则”。最高法司改办副主任刘峥表示,《规则》首次规定了区块链存证的效力范围,明确了区块链存储的数据具有推定上链后未经篡改的效力。有利于规范区块链技术司法应用,严格区块链存证审查标准,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进一步促进区块链存证行业有序发展。
相关快讯:
声音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力推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 仍面临诸多挑战: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刊文《中国力推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文章表示,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应用场景广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一,融合问题仍有待探究。区块链的关键词是“平台”。发挥区块链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其平台功能。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其他新兴技术相结合,最大化发挥其效能,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第二,核心技术攻关是关键。我国在区块链发展上更偏重应用,相较于西方国家,在核心技术上仍有一定差距,关键技术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新的“卡脖子”环节。由于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若能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重视基础研究和多方面尝试,攻关核心技术,占据主动地位,将大大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第三,可监管能力需继续加强。区块链的良性发展需要依托可监管能力的提升,尤其需要结合国情,加强在数据和隐私等方面的保护力度。第四,亟待高端人才持续助力。区块链是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融合技术,同时,区块链的发展需要与前沿技术融合。这就需要大量高端复合型人才。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国际高端区块链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才能为我国区块链领域的发展持续助力。[2019/11/25]
声音 | 人民日报:区块链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更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11月4日,人民日报刊文《区块链,换道超车的突破口》,文章表示,发展区块链大方向没有错,但是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方能在有序竞争中打开区块链的发展空间。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有布局,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推动区块链产业的政策,人才储备相对充足,应用场景比较丰富,完全有条件在这个新赛道取得领先地位。从更大视野来看,人类能够发展出现代文明,是因为实现了大规模人群之间的有效合作。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也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将极大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也许,区块链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更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2019/11/4]
动态 | 人民日报:区块链等技术将令传统审理流程更高效:人民日报今日发文称,由于互联网内容极易被转移、删除和销毁,当事人发现侵权平台未经授权转载原创文章时,平台一旦先行删除文章,取证难就成为维权一道坎。今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受理一起著作权纠纷时,首次认可区块链技术存证的法律效力,让时下热门的前沿技术成为网路维权的重要辅助。以网之道治网之症,技术赋能的成果将令传统审理流程在互联网思维的优化下更高效、更贴心。[2018/8/30]
郑重声明: 人民日报:《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本月起施行,探索区块链存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