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倪光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动权关键在开源]7月19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在出席“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发表“把握开源机遇,构建开源领域命运共同体”主题演讲,像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大数据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大体上可以认为80%的软件是开源的。这些技术里面应用软件的比重是多少呢?像华为、中兴这些典型的信息通信技术企业,80%是软件、20%是应用。这样大概可以知道,对于我们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大体上60%是由开源软件贡献的。主管科技的、主管产业的人,不一定能够认识到开源软件的重要性。恐怕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地方的经济计划投入到开源软件,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补一课的。
相关快讯:
李兰娟院士:“AI+区块链”将对打造一体化公共卫生应急响应发挥作用:近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表示,疫情防控中,AI在公共卫生、疫情研判、情绪管理、地图服务、基因检测、药物研发、互联网医院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的AI,加上区块链,将对打造全国一体化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会产生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城市报)[2020/7/20]
声音 | 中科院院士郑志明:建设区块链基础平台关系国际话语权:金色财经报道,在“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郑志明院士指出,建设区块链基础平台关系国际话语权。郑志明认为,区块链是一个规则交付系统,它是讲规则的。这个规则交付系统具有相当强的扩张性,或者讲侵略性。实际上,这种规则推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要按这个规则来做事情。因此,建立我们国家主权的区块链技术平台迫在眉睫。对此郑志明强调,操作系统和平台是各国都在争夺的战场。谁抓到了操作系统和平台,或者两者的结合,未来就能够占据很大的信息技术领域。[2019/12/10]
声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区块链等技术一定会成为未来政府监管等很重要的手段:据《光明日报》报道,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6月18日至30日在全国各地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最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地刷新了人们的认识范围,它们一定会成为未来政府监管、企业内控和社会监督很重要的手段,也会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食品安全”的覆盖范围不但是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环节,还包括消费者参与的社会共治以及媒体的监督,这些都需要用“互联网+”的手段。[2019/6/24]
郑重声明: 院士倪光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动权关键在开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