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区块链上的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上的隐私保护计算给数据带来安全性和行业互操作性]金融科技风险投资人Felix Xu发文表示,在19世纪,美国工业巨头们凭借对石油和钢铁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而声名鹊起。如今,企业巨头们试图通过收集消费者数据来获得更大的财富。但就跟石油泄漏一样,数据泄漏,无论是意外发生还是黑客干涉的结果,都会给公司和消费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法律和伤害。区块链上的隐私保护计算不仅给数据带来安全性,还加强了行业内的互操作性。尽管其中的步骤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但愿景是有可能的。隐私保护计算是行业内多年来一直努力的解决数据泄漏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我们能看到行业出现革命性的创新。(Cointelegraph)
相关快讯:
观点:真正的DeFi项目可能会摆脱监管行动:8月18日消息,Brookwood律师事务所的常务董事Collins Belton认为,对于立法者来说,真正的DeFi项目与ICOs相比属于不同的法律问题,后者的集中化操作和安全类代币的发行在DeFi领域基本上没有,所以真正的DeFi项目可能会摆脱监管机构的监管。但他认为,稳定币项目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监管(decrypt)[2020/8/18]
声音 | 观点: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可降低银行机构应收账款质押式融资业务的风险系数:据中国经营网消息,银行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质押式融资业务较为谨慎,主要原因是其风险较难把控。业内人士表示,为降低该业务的风险系数,金融科技正在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区块链平台保证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及可追溯行;二是促使流程自动化,减少人为干预,加强智能风控。[2019/12/9]
声音 | 律师观点:网信办新规级别高于央行公告,是区块链第一部规章级别法律文件:徐凯律师称,国家网信办,是经国务院授权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的机构,可以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在该规定之前,与区块链领域密切相关的,有两份“其他规范性文件”:一是2013年12月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二是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3年通知和2017年公告都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效力在规章之下,并且可以成为司法一并审查的对象,而规章及以上的法律渊源不能成为司法一并审查的对象。由上述背景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规定的法律层级,高于2013年通知和2017年公告,是区块链领域第一部规章级别的法律渊源。[2018/10/21]
郑重声明: 观点:区块链上的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上的隐私保护计算给数据带来安全性和行业互操作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